华静
学者江丽的随笔集《马林菲尔德的85天》(团结出版社)近日出版。收到她传来的书稿时,我认真地读了进去。
《马林菲尔德的85天》收录了江丽作品共23篇,以随笔的形式写下了她在德国工作期间所感受到的异国民情、马林菲尔德风情和旅德心情。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字里行间有着对人生的感悟。
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江丽是一个博学、率真的人,此书的结集成册并出版,却又让我看到了她的执着、坚韧,也看到了她的清醒、自强,从一个层面映照出她的成长经历、情感倾向、生命自省和审美态度。生活细碎,万物成诗。她没有放大体验场景,而是用细节描述还原一种“发现”,然后,让那些曾被忽视的浮光碎影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归处,成为观察世界的“窗口”。
在江丽笔下,85天异国他乡的工作和生活让她多了一种观察视角,也让她邂逅了更多美好。露天音乐会、教堂演唱会、见面礼仪、厨房社交、跳蚤市场、农夫市场、廉价超市……多角度书写马林菲尔德的生活场景和景象,书写普通人面对生活现实的隐忍之美,她写得朴实、凝练、真切。
行走马林菲尔德的每一处,江丽一路看,一路记,一路思考。她专注于写作和社会调研,以几近沉浸式文化之旅的方式展开。隔着85天的时光细读江丽,她其实在向无限的远方敞开心扉。
“品鉴另一处的风物和人。”她与久居海外的华裔同事聊天,被那种“思维方式有着超乎寻常的文化跨越与融合,就像研究所的秘密武器”的中文表述所吸引;她被做义工、为难民和公益事业而奋斗的德国女强人同事所吸引;她被身边对事业极为关注、注重情感追求和生活格调的人所吸引……她用英语与出租车司机聊天,与销售员聊天,直面生活底层人的心事。
情景结合,串联起中德百姓在商业购物、消费观念、价值观以及企业管理、品牌意识、城市物价、教育水平、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认知,甚至,她在餐桌上、地铁上获得了在曾经读过的有关描写德国社会风情类小说里体验不到的经历。
江丽撰写的这些文字,不知不觉竟变成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快乐园”。这或许是她对自身经验与写作方式的重新激活与照亮。
相信读者会在《马林菲尔德的85天》里抵达情感的同温层。阅读以后,会懂得作者江丽内心的律动——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书能在为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的同时,也能启迪心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相信在这本书里,江丽植入的每一份心智都将在纸页间发芽。
正规配资平台网,九牛网配资,选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