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尖拂过泛黄的宣纸,元代的松烟墨香便顺着笔痕漫了出来——那是赵孟頫笔下特有的圆转,一笔牵出“汉皇重色思倾国”的盛唐气象,再一顿,又沉进“马嵬坡下泥土中”的千年悲戚。这本赵孟頫行书集字《长恨歌》,从不是简单的“书法+诗词”拼接,而是让“元人冠冕”的笔锋,成了白居易诗句的“情感翻译官”,把长生殿的缠绵、马嵬坡的决绝,都藏进了一撇一捺里。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若说谁的行书最配得上《长恨歌》的“刚柔相济”,赵孟頫一定是不二人选。唐代颜真卿的行书太“刚”,笔锋如刀,写不出“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柔;宋代米芾的行书太“跳”,欹侧如舞,载不动“夜雨闻铃肠断声”的沉。唯有赵孟頫,能把王羲之的“飘”、李邕的“劲”揉成自己的“雅”——他的行书没有剑拔弩张的锋芒,却像江南春水,看似平缓,水下藏着暗劲。就像《长恨歌》的情感,不是一上来就撕心裂肺,而是从“春寒赐浴华清池”的旖旎,慢慢铺到“六军不发无奈何”的崩裂,再到“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绵长,这种“缓中藏痛”的节奏,恰好与赵体行书的“圆中带骨”完美契合。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翻开集字帖的第一页,“汉皇重色思倾国”七个字便带着盛唐的暖意扑面而来。“汉皇”二字取自赵孟頫《洛神赋》的真迹,“汉”字的三点水如流泉绕石,横画舒展如宫墙绵延,把帝王的“重色”写得不是荒淫,而是一种带着华贵感的沉溺;“倾国”的“倾”字,右半边的“匕”轻轻一挑,像美人回眸时的眼波,不刻意却勾人——赵孟頫没把“倾国”写得张扬,反而用含蓄的笔意,暗合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羞。再看“春寒赐浴华清池”,“浴”字的三点水连笔如温泉涌动,“池”字的竖弯钩像池边的垂柳,连墨色都比其他字淡了几分,仿佛能看见水汽氤氲的华清池里,贵妃的身影在暖雾中若隐若现。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可笔锋一转,到了“九重城阙烟尘生”,墨色突然重了。“烟尘”二字的笔画收得极紧,“烟”字的“火”旁撇捺短促如火星,“尘”字的小撇像被风吹起的碎石,连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都窄了,仿佛能听见战马的嘶鸣、百姓的哭号,把安史之乱的慌乱写得扑面而来。最让人揪心的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死”字的横画压得极低,竖弯钩没有像往常那样舒展,反而往回收了半分,像一声咽在喉咙里的哭;“空”字的宝盖头写得极宽,底下的“工”却极窄,像空荡荡的马嵬坡,只剩下黄土和冷风。赵孟頫没在字里写“悲”,可每个笔画的顿挫,都比“悲”字更戳人。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而到了“天旋地转回龙驭”之后,笔锋又软了下来,带着一种“物是人非”的怅然。“归来池苑皆依旧”的“依旧”二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牵丝特别长,像人在旧地徘徊,一步三回头;“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柳”字,竖提如柳枝轻垂,却没了前半卷的灵动,多了几分枯槁,恰如唐玄宗看着池边的柳树,想起贵妃的眉,却只剩“对此如何不泪垂”的茫然。最绝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两句的字写得格外舒展,“比翼鸟”的“翼”字,撇捺如鸟翼张开,连墨色都润了;“连理枝”的“枝”字,竖笔如树干挺拔,横画如枝叶相依,把生死不离的誓言,写得没有悲壮,只有温柔的坚定。可紧接着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笔锋又沉了下去,“尽”字的最后一笔拖得极长,像恨的尾巴;“绝期”的“绝”字,竖弯钩顿了又顿,像话到嘴边,却只剩无尽的沉默。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很少有人知道,这本集字帖的背后,藏着“一字难寻”的匠心。赵孟頫传世的行书真迹本就稀少,多散落在故宫、台北故宫等博物馆里,要从《洛神赋》《赤壁赋》《归去来兮辞》等十余幅真迹中,找出能贴合《长恨歌》47句诗的235个字,还要让字的大小、欹正、墨色都顺承诗的节奏,难度堪比“用碎玉拼出完整的璧”。比如“夜雨闻铃肠断声”的“铃”字,遍寻赵孟頫的真迹都找不到,最后从他给友人的信札里,挑出一个“铃”字,再微调笔画的角度,让它与前后的“雨”“声”二字呼应;“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二字,取自《赤壁赋》的“哀吾生之须臾”附近,特意把“梨”字的竖笔写得稍斜,像老伶人佝偻的背,暗合“白发新”的沧桑。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如今我们铺开这本集字帖,早已不只是“欣赏书法”或“读诗”。临摹“云鬓花颜金步摇”时,指尖会跟着“步摇”的连笔轻颤,仿佛能触到贵妃发间的流苏;写“两处茫茫皆不见”时,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像唐玄宗在长生殿里,对着空无一人的殿宇发呆。就连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字的浓淡、疏密里,读出《长恨歌》的起承转合——这就是赵孟頫行书的魔力,也是经典的魔力:它让盛唐的悲歌,有了元代墨韵的温度;让千年前的爱恨,能通过我们笔下的一撇一捺,重新活一次。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合上书时,窗外的风刚好吹过,仿佛带着松烟墨的香,也带着白居易的叹。原来最好的“欣赏”,从不是隔着玻璃看真迹,而是拿起笔,让赵孟頫的笔锋牵着我们的手,再走一遍长生殿到马嵬坡的路——在这一字一句里,我们既是读诗的人,也是写墨的人,更是把千年爱恨,轻轻续下去的人。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规配资平台网,九牛网配资,选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