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荐芸编·以声传情”
公益活动总结
信荐芸编,以声传情。2025年3月至5月,南京大学南悦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春蕾计划”公益项目,顺利开展了第二期“信荐芸编·以声传情”书籍捐赠暨名著共读公益活动。三个月的时光里,志愿者们用一本本精心挑选的书籍、一封封真挚手写的书信,为乡村地区的春蕾女孩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的“阅读桥梁”,让书香与温情在春日里悄然传递。
PART 01
活动背景
为响应“全民阅读”号召,引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活动依托“春蕾计划”公益项目,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春蕾女孩,通过书籍捐赠与书信交流,鼓励她们养成阅读习惯,在文字中汲取成长力量。
PART 02
活动过程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南京大学师生的积极响应。三个月间,仙林校区、鼓楼校区的线下收集点与线上捐赠渠道同步运转,共收集到图书和推荐信800余份,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普等各种类型。每月一次的集中收集环节里,总能看到志愿者们抱着捆扎整齐的书籍前来的身影——文学经典中藏着对人性的思考,科学读物里装着对世界的好奇,历史书籍中载着对过往的铭记……每本书都被擦拭得干净整洁,扉页或夹着的信纸上,是捐赠者一笔一划写下的真诚。
手写的推荐信里,有对书籍内容的细致解读:“《小王子》教会我们用心灵洞察世界,就像春蕾在土里扎根时,默默积蓄着绽放的力量”;有分享阅读时的触动:“读《居里夫人传》时,总想起‘坚持’二字,希望它也能成为你面对困难时的铠甲”;更有对春蕾女孩的专属祝福:“愿这些文字陪你走过四季,让阅读成为你永远的朋友”。
线下集中收集时,不少师生特意提前整理好书单,在捐赠时细细叮嘱:“这本《昆虫记》插图很美,适合带着好奇心去读”“信里写了我中学时的阅读故事,希望能给她们一点启发”。字里行间的认真,让每一份捐赠都成了独一无二的“精神礼物”。
PART 03
优秀书信选摘
“亲爱的春蕾妹妹:
老舍先生的《茶馆》,三幕戏勾勒半个世纪风云。裕泰茶馆里,掌柜王利发、常四爷等众生相轮番登场,嬉笑怒骂间藏着时代阵痛。语言辛辣凝练,人物鲜活如在眼前。一杯茶里见社会,一场戏中悟人生,这部经典带你看透旧中国的百态与悲凉,值得反复品读。
南京大学 孙影
“春蕾女孩你好:
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以细腻笔触探讨女性与创作、独立的关联。她提出“女性需要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直击性别困境。文字如流水般通透,既有理性思辨,又含温柔力量。无论性别,读它都能明白:拥有独立空间与精神自由,是灵魂绽放的前提。
南京大学 孙小雨
PART 04
参与者感言
活动结束后,参与捐赠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林梦:
“整理旧书时,突然觉得每本书都有‘第二次生命’。把读过的《繁星·春水》捐出去,再写下对春蕾女孩的祝福,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对话。希望她们能在文字里感受到,有人在远方牵挂着她们的成长。”
刘炳均:
“写推荐信时,特意用了学校的抬头信纸,写满两页纸的过程,像是在和素未谋面的妹妹谈心。想到她们拆开书、读到信的瞬间,就觉得这份付出特别有意义。原来分享阅读的快乐,真的能让温暖翻倍。”
PART 05
总结
三个月的活动中,收到很多本同学们捐赠的书籍。这些承载着心意的书籍与书信,已陆续送达乡村春蕾女孩手中。
书页翻动的声音,是跨越山海的问候;笔墨流淌的字迹,是未曾谋面的陪伴。本次活动不仅为春蕾女孩送去了精神食粮,更让“阅读传递力量”的理念落地生根。未来,南悦青年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书为媒,让更多温暖与希望,在字里行间生生不息。
文编 | 郭昊宇
图源 | 南悦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美编 | 许淏清
审核 | 高政
正规配资平台网,九牛网配资,选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